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电子与信息学报》重点报道学科方向指南(2025版)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电子与信息学报》

重点报道学科方向指南

(2025版)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卓越领军期刊”的学科引领作用,深化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电子与信息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特制定本指南。其紧密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动态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电子信息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前瞻性投稿指引,促进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潜力的原创成果的快速传播与转化。


一  总体定位

本刊聚焦电子与信息学科“四个面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响应电子信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需求,重点关注以下三类研究:


1. 前沿基础研究:可能引发范式变革的理论突破;

2. 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问题的原创技术;

3. 交叉融合创新:电子信息赋能新兴领域的重要应用,以及面向数字经济的产业化应用。



二  重点方向指南
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规模化协同融合网络信息论

逼近极限的先进编码

认知启发智能通信

通感算智一体化系统与关键技术

大模型(智能体)驱动的通信与网络

智能超表面(RIS)技术

信道增强散射通信

语义通信

短包通信

近场通信

短距通信

天空地海广域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

通信系统内生安全

光通信与光感知

量子通信

超短码长信息论与二维空时编码

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络

DOICT超融合通信系统

无蜂窝通信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超大维度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

水下通信与传感网

低空智联网络

泛在算力网络

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雷达新原理与新方法

多源/多模探测

多源/多模成像新机理与新方法

多模态遥感信息处理

多媒体信息处理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地下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水下信息获取与处理

声信号/声场感知与智能处理

激光信息获取与处理

电磁频谱认知与管控

生物和医学信息获取与处理

医学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

0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复杂环境和目标的电磁散射与传播特性

新型媒质电磁场/波调控

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

集成电路设计及其自动化

新型天线与阵列技术

射频感知与定位

太赫兹理论与技术

无线能量获取与传输

高精度定位技术

射频封装与微系统集成

微波光子前端与集成系统

高性能真空/超导/微纳电子及磁电子器件

多层级定制化基带器件与系统

高性能传感器与集成传感微系统

极端和复杂条件下电路与系统设计

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

后摩尔时代新型电子信息器件与集成

光电融合芯片及技术

新型感算存一体化处理架构与芯片

量子/光/DNA/类脑等计算新范式与芯片

面向空、天、地、海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前沿光电技术

04
 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

具身智能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智能体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

复杂性科学与人工智能理论

深度学习

时空智能

机器感知与机器视觉

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

自然语言处理

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

知识表示与处理

智能系统与人工智能安全

认知与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

图形图像与多媒体技术

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

05
 网络与信息安全

密码理论及应用

安全中的数学理论

网络安全

内容安全

硬件安全

后量子密码算法与芯片

人工智能安全

数据安全与治理

工业互联网安全

大模型(智能体)安全

低空通信网络安全

可信通信技术

内生安全

区块链与安全

06
 交叉应用领域

智能感知与物联网

空天信息智能处理

绿色通信与计算

能源信息物理系统

新型信息超材料

生物医学信息学

脑机接口电路、芯片与系统

智慧城市与社会计算

智慧教育

低空技术与工程

以及其他电子与信息领域前沿交叉方向。


三  优秀成果投稿激励措施

1. 超快速审稿通道

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开辟“一周快速审稿”绿色通道; 组建高效、权威的编委会和审稿专家团队。承诺并严格执行快速审稿流程(初审 1 天+一审 7 天)。我们承诺投稿后 10 天内给出审稿意见,让您的研究成果不被耽误。


2. 全文专业润色服务

对优质稿源提供免费的全文润色服务。责任编辑对正文进行深度润色,协助作者修改语言、格式,聘用专业的英文润色机构,对英文长摘要进行润色,最大限度地减少作者工作、提高论文水平。

3. 一流的融媒宣传

对编委会认证的优质稿源,优先进行全媒体成果推送宣传,作者提供的论文短视频,将由编辑部投放付费流量,进行推广宣传;择优邀请作者成为当期封面文章 (Cover Paper),封面免费制作。
 
4. 荣誉认可与激励

将优质稿源作为主要考量,纳入学报年度激励计划,授予“年度十大成果论文”、“年度十大卓越影响力论文”“早期科学家最佳论文”等,颁发证书,邀请免费参会、授奖。经编委会认定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成果,我们将授予‘主编特别奖’并给予奖金鼓励。

5. 参与期刊建设

发表优秀论文的作者将有机会受邀加入我们的编委会,参与引领学科发展,并将 “两年内在本刊发表过代表性优秀成果”列为未来增选编委的必要条件。

6. 官方认可与证书

论文在本刊官网上线后,您将立即收到一份精美的正式发表证书,可用于成果展示与汇报。



四  其他说明

1. 本指南动态更新,可通过官网“投稿指南”栏目获取实时信息;


2. 学科编辑团队可提供预审咨询:

邮箱:jeit@mail.ie.ac.cn;

电话:010-58887066/58887064。





本文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微信公众号(ID: dzyxxxb)


编辑-Ma
校对-FM    审核-Chen


本文系《电子与信息学报》独家稿件,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属于原作者。欢迎评论、转载,转载请与本号联系授权,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往期回顾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