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2(8): 1898-1903.
doi: 10.3724/SP.J.1146.2009.01105
刊出日期:2010-08-19
该文针对深空通信对长纠删码的需求,提出了LT (Luby Transform)码和q-LDPC码的级联方案。在综合考虑性能和复杂度的情况下,选取8-LDPC码和8PSK的级联作为等效的删除信道,长度选择灵活、编译码简单的LT码实现纠删功能。文中设计了两种短8-LDPC码,并对整个级联系统的纠错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LDPC码的性能优于信源信息速率和码率相同的二进制LDPC码,级联系统在等效包删除概率不超过0.1时,系统误比特率以概率1趋于0。
2009, 31(4): 885-888.
doi: 10.3724/SP.J.1146.2008.00218
刊出日期:2009-04-19
关键词:
信道编码;LT 码;Tanner图
该文提出了中短长度LT码的展开图构造方法。该方法以输出节点为根展开Tanner图,当满足停止准则后,随机选择未被覆盖或最深展开层的输入节点与根相连。展开图法通过展开深度门槛和最大可展深度两个参数的设置,在控制短环的基础上, 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随机地选择输入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随机图等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改善中短长度LT码的性能。
2009, 31(10): 2527-2531.
doi: 10.3724/SP.J.1146.2008.01414
刊出日期:2009-10-19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抛物线映射和混沌置乱方法的LT编码算法。首先用混沌初始值作为密钥,采用抛物线映射产生混沌序列并转换为类均匀分布序列,再通过位置置乱算法生成LT码的度分布和度邻接数据序列,较传统的重要抽样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保留了理论分布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实现结构简单、分组头部开销小、保密性好及高于传统重要抽样方法的性能。
2019, 41(7): 1548-1554.
doi: 10.11999/JEIT180804
刊出日期:2019-07-01
目前对分布式LT码(DLT)的研究仅限于信源数量较少、且只有1层中继的情况,该文提出一种能够部署在多层中继网络上的分布式LT码,即多层分布式LT码(MLDLT)。该码将信源进行分组,将中继进行分层,通过分层后的中继群,可以将多达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信源连接到同一个接收端,从而实现众多信源通过多层中继对同一个接收终端的分布式LT码通信。通过对MLDLT码进行与或树分析,得出其中继度分布的线性优化方程。分别在无损和有损链路上计算该码的渐进性能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证明MLDLT码在无损和有损链路上的错误平台都比较低。MLDLT码非常适合于信源数量较多的多层中继网络。
2019, 41(3): 571-579.
doi: 10.11999/JEIT180427
刊出日期:2019-03-01
Luby变换(LT)码作为一种抗干扰编码技术,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可提高次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编译码是影响LT码抗干扰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LT码联合泊松鲁棒孤子分布-叠层(CPRSD-H)编译码算法。编码过程中,编码器首先采用CPRSD进行编码产生编码分组和编码矩阵,随后通过编码矩阵中度数为1和度数为2对应的列向量携带双层信息:度数为1和度数为2的编码分组和与其相连接的输入分组的连接关系;部分原始数据信息。译码过程中,译码器首先通过第1层存储信息采用置信传播(BP)算法译码完成,随后一些未被成功译出的信息再通过第2层存储信息进行填补。仿真结果表明,将CPRSD-H编译码算法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能够显著降低LT码的误比特率(BER),提高次用户有效吞吐量以及加快LT码编译码速度。
2016, 38(4): 787-794.
doi: 10.11999/JEIT150674
刊出日期:2016-04-19
针对空间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 SIN)节点存储资源严重受限及存储可靠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LT(Luby Transform)码的分布式存储策略(Distributed Storage Strategy based on LT codes, DSSLT)。采用定向随机漫步机制,使得源数据包能够更快地遍历整个网络。在信息估计阶段利用基于ID的估计方法进行网络全局信息估计,使所有节点快速获得网络全局信息。合理的数据包选择机制使得最终编码度分布趋于期望的度分布。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存储策略相比,该方法大幅度减少了数据包传输时的随机漫步步长,同时提高了译码性能,简单易行。
2018, 40(6): 1433-1437.
doi: 10.11999/JEIT170820
刊出日期:2018-06-19
由于其特有的广域宽覆盖等特点,数据广播业务一直是空间网络的主要业务。然而空地间信道由于受到远距离、天气变化及遮挡等因素影响,数据传输时延长且丢包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广播的性能,该文将反馈信息与LT码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空间网络数据广播传输策略。与传统的数据广播策略相比较,新的传输策略利用反馈信息估计信道丢包率,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信道状态矩阵和数据包选择权重向量,设计了数字喷泉新的编码方法,进而使得数据在重传阶段能够根据信道状态和重传概率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数据广播策略能够实现传输较少数据包的基础上实现原始数据的可靠接收。
1982, 4(5): 270-275.
刊出日期:1982-09-19
本文提出一种用集成运算放大器作成的高Q模拟大电感(L=1H,Q=252)。较文献[1]提出的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制成的模拟电感(Q=15.8)的Q值提高近16倍。此外,文中还以L=100H,Q=100的模拟电感为例,叙述了这类高Q模拟电感的设计方法。
2022, 44(1): 346-353.
doi: 10.11999/JEIT200930
刊出日期:2022-01-10
在引入休眠机制的超密集异构无线网络中,针对网络动态性增强,导致切换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Q学习的网络选择算法。首先,根据网络的动态性分析,构建深度Q学习选网模型;其次,将深度Q学习选网模型中线下训练模块的训练样本与权值,通过迁移学习,将其迁移到线上决策模块中;最后,利用迁移的训练样本及权值加速训练神经网络,得到最佳选网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显著改善了因休眠机制导致的高动态性网络切换性能下降问题,同时降低了传统深度Q学习算法在线上选网过程中的时间复杂度。
2018, 40(10): 2402-2407.
doi: 10.11999/JEIT171125
刊出日期:2018-10-01
q梯度是基于q微分的广义梯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仿射投影算法(APA)的滤波性能,该文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将q梯度应用于APA进而产生一种新的q-APA,在高斯噪声环境下选择合适的q值可以取得理想的滤波性能。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保证算法收敛的充分条件,并计算出表征滤波性能的稳态额外均方误差(EMSE)。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滤波性能,提出一个变q的APA(V-q-APA)。在高斯噪声环境下,将q-APA和V-q-APA应用于系统辨识中。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PA和变q的最小化均方(V-q-LMS)算法相比,q-APA和V-q-APA均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