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10): 2508-2511.
doi: 10.3724/SP.J.1146.2006.00310
刊出日期:2007-10-19
论文研究了新近提出的Liu混沌系统(2004)的模糊反馈同步方法。Liu混沌系统结构不同于以往的连续混沌系统,本文基于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重构了Liu混沌系统;然后用Lyapunov理论和反馈同步的思想推导了两个重构的Liu系统同步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误差系统以衰减率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基于LMI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良好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2006, 28(4): 610-613.
刊出日期:2006-04-19
该文根据Hilbert-Huang变换的原理,给出了二维内蕴模式函数分量的递推形式,实现了二维Hilbert-Huang变换的分解方法,并在图像分解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从而拓展了Hilbert-Huang变换的应用范围。通过把原始图像自适应分解成有限数量的子图像,图像的细节能清晰地被分解出来,这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2017, 39(3): 743-748.
doi: 10.11999/JEIT160300
刊出日期:2017-03-19
微支付交易具有交易量极大且单次交易额极小的特点,使得复杂的认证协议不适用于微支付。Micali等人(2002)提出的基于概率选择微支付方案,把微支付聚合成宏支付,大幅提高了微支付的效率。Liu-Yan在(2013)提出了保证所有参与者的数据融入概率选择结果的生成, 而且使得所有参与者可以验证结果的公平性。然而,Liu-Yan方案中银行可能获得额外利益,从而破坏了协议的公平性。该文首先分析了Liu-Yan方案的安全威胁,并且以1个用户-1个商家的模型代替Liu-Yan方案中大量用户-1个商家的模型,以数据承诺技术为基础保障结果的公平性与可验证性。
2006, 28(1): 151-153.
刊出日期:2006-01-19
关键词:
认证加密;签名;公开验证;机密性
该文对可转变认证加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Wu-Hsu(2002)方案和Huang-Chang(2003)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给出了这两个方案的改进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认证加密方案的公开验证问题。
2012, 34(12): 2881-2884.
doi: 10.3724/SP.J.1146.2012.00804
刊出日期:2012-12-19
该文推广了Liu Fang等人(2010)给出的周期为pn, p为奇素数,n为正整数的广义分圆序列的构造,并确定了新构造序列的线性复杂度和自相关函数值的分布。结果表明,推广的构造保持了原构造的高线性复杂度等伪随机特性。由于取值更灵活,较之原构造新构造序列的数量要大得多。
2009, 31(7): 1732-1735.
doi: 10.3724/SP.J.1146.2008.00928
刊出日期:2009-07-19
关键词:
环签名;密码分析;可转换性
通过对Zhang-Liu-He (2006),Gan-Chen (2004)和Wang-Zhang-Ma (2007)提出的可转换环签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了这几个可转换环签名方案存在可转换性攻击或不可否认性攻击,即,环中的任何成员都能宣称自己是实际签名者或冒充别的成员进行环签名。为防范这两种攻击,对这几个可转换环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案满足可转换环签名的安全性要求。
2006, 28(5): 905-908.
刊出日期:2006-05-19
Hilbert-Huang变换(HHT)理论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提取信号的内蕴模态函数(IMF),并对IMF利用Hilbert变换得到信号的时频幅度谱和边际谱。在总结Hilbert变换理论和算法实现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过零点-极点估计求取IMF瞬时频率、幅度算法,通过对离散信号插值运算精确求取过零点和极点位置,并据此求出相应点的瞬时频率和幅度,最后采用三次样条求取信号的瞬时频率幅度曲线。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对该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Hilbert变换结果比较,借助该算法得到信号的时频幅度谱和边际谱结果更精确、频率分辨率更好。
2007, 29(6): 1394-1398.
doi: 10.3724/SP.J.1146.2005.01326
刊出日期:2007-06-19
经验模态分解(EMD)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边界效应。尽管目前除了Huang申请了NASA专利的边界处理方法,仍没有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但工程上已经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本文实现了工程上常用的5种EMD边界处理方法:线性外延,多项式拟合,镜像法,径向基(RBF)神经网络预测和AR预测方法,设计了一套消除了EMD处理中信号的相互作用及模式混淆影响的测试方法,并利用准周期信号和随机信号对它们的边界效应处理结果进行了定量测试。结果表明镜像法是目前相对最优的EMD边界处理方法。
2006, 28(11): 2068-2072.
刊出日期:2006-11-19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频域均衡单载波分组传输(MIMO-SC/FDE)系统的空间分集接收方案,通过在Huang(2004)提出的分集结构中引入使用空时分组编码的发射分集,弥补了因减少DFT块数目而造成的性能损失,同时在接收端进一步减少了IDFT块的数目;通过适当设计空时分组编码,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该文详细推导了使用空时分组编码后的处理过程,并对使用空时编码后的MIMO-SC/FDE系统和相应的MIMO-OFDM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MIMO-SC/FDE系统的性能从总体上优于MIMO-OFDM系统。
2010, 32(6): 1355-1360.
doi: 10.3724/SP.J.1146.2009.00899
刊出日期:2010-06-19
穿墙雷达动目标探测中人的心跳、呼吸、手臂摆动等运动的微多普勒信号是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可以采用经验模式分解(EMD)对其进行时频分析。由于EMD分解存在模式混合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整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穿墙雷达人的运动微多普勒特性分析中,并且对分解后的每个本征模式函数(IMF)进行Hilbert-Huang变换(HHT),得到信号的时间-频率-能量谱。仿真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均表明,改进的EEMD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消除EMD中的模式混合问题,将人运动微多普勒信号中的不同频率尺度分解在不同的IMF中,而且还能够有效抑制原始信号中的噪声,提高信噪比,得到更精细、更清晰的时频分布。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