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排序: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
10
20
30
50
Whitenoise密码Wu破译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金晨辉, 张斌, 张远洋
2006, 28(8): 1530-1532.  刊出日期:2006-08-19
关键词: Whitenoise序列密码;密码分析;预测攻击;等效密钥
Whitenoise是由BSB Utilities公司提出的一个序列密码算法。Wu在2003年8月巧妙地给出了破译Whitenoise算法的一个解方程组方法。该文对Wu的破译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 证明了Wu方法的两个基本假设是错误的, 因而Wu的方法不可能求出正确密钥。此外, 该文还对Wu的破译方法进行了改进, 给出了求解Whitenoise密码的秘密整数和秘密素数的方法, 并给出了对Whitenoise密码的一个预测攻击方法, 利用该方法可由其前80445个乱数求出其任一时刻的乱数。此外, 该文还给出了求出其全部秘密要素的一个思路。
电磁导弹系统
詹军, 李孝勖
1988, 10(2): 127-136.  刊出日期:1988-03-19
关键词: 电磁导弹; 频谱渐近条件; 瞬态场
本文发展了T.T.Wu教授(1985)提出的电磁导弹理论,总结出能产生电磁导弹效应的激励信号频谱渐近条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电磁导弹系统。
钪酸盐阴极发射物质相的研究
曾昭俟, 苏翘秀, 李美仙, 蔡立, 吕光烈, 陈林琛, 凌荣国
1990, 12(2): 179-186.  刊出日期:1990-03-19
关键词: 热阴极; 钪酸盐阴极; 发射材料; X射线衍射分析
用多晶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钪酸盐阴极发射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由BaO-CaO-Al2O3-Sc2O3组成的发射材料中,在10001300℃内,是Ba-Al-O和Ba-Sc-O体系与CaO的混合物;在13001500℃内,是Ba-Al-O和Ba-Sc-O体系互溶生成热力学上的亚稳定态的Ba-Al-Sc-O固溶体。先形成组成约为5BaO-Al2O3-Sc2O3物相,属正交晶系,a=9.725(2),b=8.698(3),c=6.152(3);最后生成组成约为4BaO-Al2O3-0.5Sc2O3物相,属四方晶系,a=14.4996(19),b=4.4996(19),c=5.0265(8).CaO呈游离状态。
对两个可转变认证加密方案的分析和改进
张串绒, 傅晓彤, 肖国镇
2006, 28(1): 151-153.  刊出日期:2006-01-19
关键词: 认证加密;签名;公开验证;机密性
该文对可转变认证加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Wu-Hsu(2002)方案和Huang-Chang(2003)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给出了这两个方案的改进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认证加密方案的公开验证问题。
铝酸盐结构对阴极性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王小霞, 廖显恒, 罗积润, 赵青兰
2003, 25(1): 131-134.  刊出日期:2003-01-19
关键词: 伦琴射线技术(XRD); 铝酸盐; 浸渍温度; 发射电流
用XRD技术对浸渍Ba-W阴极所用的铝酸盐(6BaO:CaO:2Al2O3)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和国内某单位的铝酸盐峰位较复杂,结构不单一。该文作者用新的配方,新的烧结方式生成了主峰为Ba5CaAl4O12的结构单一的铝酸盐,且烧结温度比传统烧结温度低200℃,单一结构的铝酸盐具有浸渍温度低、发射较好、性能稳定、蒸发少等特点,从而可望改善Ba-W阴极的性能。
长度为pm的离散哈脱莱变换分离基算法
茅一民
1990, 12(6): 584-592.  刊出日期:1990-11-19
关键词: 正交变换; 离散哈脱莱变换; 分离基算法
Soo-Chang Pei,Ja-Ling wu(1986)和茅一民(1987)提出了长度为2m的分离基2/4哈脱莱变换算法。本文将分离基算法推广到长度为pm的哈脱莱变换,并证明基p2算法实乘次数比基p算法少,而基p/p2算法实乘次数比前两者都少。作为例子,给出了长度为N=3m的基3/9哈脱莱变换快速算法和流图。
铝酸盐钡钨阴极中掺氧化钙和氧化钪的作用机理
吴兆皓
1987, 9(4): 348-358.  刊出日期:1987-07-19
各种铝酸盐钡钨阴极的发射物质中存在着2BaOCaOAl2O3和可利用氧化钡的共同成分。氧化钙的作用在于参予组成了2BaOCaOAl2O3相成分,稳定了可利用氧化钡。在掺氧化钪的发射物质5BaO3CaO2Al2O30.6Sc2O3中,氧化钪的作用则在于它和铝酸盐中的可利用氧化钡结合为2BaOSc2O3,成为电子发射源氧化钡或钡原子的载体,它起控制和补充发射源的作用。这个机理得到实验证实。